如何與人工智慧協作
本文延續《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》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)的內容,前文提到人工智慧(AI)的五階段發展歷程。隨著時間推移,AI的能力將逐漸精進,同時擁有執行、分析、思考和感知的能力,最終能夠接管人類所有任務。在發展的最後階段,AI的各方面將變得與人類一樣聰明,最終可能完全取代人類或完全整合進入人類工作中。
該文章指出,最理想的情境是實現人類與AI的無縫合作,其中有多種協作的可能性:
1.雙重服務提供
部分顧客仍願意支付高價以獲得人類提供的服務。因此,AI與人類的工作可以並存,各自服務不同的客群。
2.人機勞動分工
共鳴型AI與人類大腦可能仍有差異,因此雙方共同提供服務,透過互動等方式提供更完善的顧客體驗。
3.機器服務人類
AI可以完成人類不願意做的工作,而人類可以選擇保留自己喜歡的工作和任務。
4.機器增強人類
AI可以擴展人類的能力。例如,由馬斯克創辦的神經科技公司腦機接口(Neuralink)透過植入腦部晶片,幫助癱瘓者書寫與移動。
5.大腦互聯網
人類大腦能夠連接到彼此,形成如互聯網的大型AI網路。這種連結將創造集體智慧,加速個體的學習能力,就如同蜂巢中的蜜蜂透過相互合作提升整體能力。
文章最後提到,最糟糕的情況是AI完全取代人類。由於人類容易犯錯,這可能導致創建的AI不按預期行動,甚至最終產生不服從命令的情況。
黃揚博(海豚AI學院創辦人、臺大商研博士班)、羅凱揚(台科大企管博士)
Huang, MH., & Rust, RT. (2018).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.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, 21(2), 155–172.